韶山红色文化培训LOGO
韶山红色培训 > 韶山精神 > 五论韶山精神

五论韶山精神

2021-04-16
16 2021-04

17:2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是以“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一大批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毛泽东同志和韶山无数革命前辈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断培养、积累而形成的,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韶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坚定信念是韶山精神的灵魂。“韶山五杰”之所以“闳中肆外,国尔忘家”,毛泽东之所以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革命战争年代韶山之所以有近1600人为革命献身,共产党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夫志,气之帅也”。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了;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我们发扬韶山精神,就应当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砥砺奋斗的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全面建设人文、生态、小康的和谐韶山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既要体现在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上,也要落实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不懈努力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把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追求,把对人民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化作为党在现阶段的任务而奋斗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我们发扬韶山精神,就是要运用韶山精神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勤勉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建设人文、生态、小康、和谐韶山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让党的先进性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敢为人先是一面旗帜,一种气魄,一种力量。

  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让思想冲破禁锢,敢于作常人所不敢为之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是韶山人民的骄傲,毛泽东是敢为天下先的杰出代表。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群众时,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这块土地上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从那时起,韶山人再也不信坟山八字,只相信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一代又一代的韶山人,正是秉承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把韶山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领风流之先,敢于立潮流之前。人们不会忘记,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乃至改革开放初期,韶山人都曾以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书写过光辉的一页。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和形势的发展,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相比,韶山人清醒地感觉到,韶山经济的发展已经落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也已落伍,尤其是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少了。目前,韶山正面临改革发展的良机,大干则上,小干则退。在这实现韶山跨越发展、构建和谐韶山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只有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在全市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群英争先的大好局面,才能让有胆有识的敢为人先者充分发挥中坚作用,带领群众攻关夺隘,抢占先机,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

  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探索,敢于突破。敢为人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尚。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韶山人一直是敢于斗争、敢于探索的典范,韶山精神由此而代代相传。在新形势下,这种精神和风尚要在韶山发扬光大,成为建设韶山的强大动力,就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支持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依而生、相伴而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挫折和风险。因此,既要崇尚成功,又要宽容失败。任何人,只要他是敢为人先者,无论成败,都应赢得尊重与喝彩。只有真正做到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改革者搭建梯子,为创业者提供空间,为敢为人先者保驾护航。只有全市上下努力营造出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改革勇士、商界能人前赴后继、闯关开路。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只要敢为人先在韶山这块红色土地上成为一种不懈的追求,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会出现持续不断的飞跃。历史也必将再一次证明:我们不但善于改造一个旧韶山,而且更加善于建设一个新韶山。

  无私奉献精神是韶山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韶山老一辈革命家留给韶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韶山走出的一代伟人,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六位亲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都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用无私奉献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今天韶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具体工作做起。奉献精神,大量的、经常的是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岗位上。每个人不论工作分工如何、不论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对本岗位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专一行,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大力倡导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敬业是奉献的基础,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奉献要从天天发生的看似平凡的琐细的工作做起。常言道,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各自工作岗位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岗位职责化作励志图强、奉献人民的实际行动,这就是高尚的无私奉献精神。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带头示范作用。我们的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社会的中流砥柱,无私奉献是党性党风的体现,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在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因此在弘扬奉献精神过程中,首先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正气;要带头学习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做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先锋,起模范带头作用。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继续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生动而真实的写照。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精华将永远熠熠生辉,永远是激励人们无私奉献的巨大力量。然而,奉献精神的内涵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弘扬奉献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赋予它时代新的内容。当今,我们要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六大战略部署的高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充分认识弘扬奉献精神的伟大意义和艰巨任务。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绝不是讲个人利益,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弘扬奉献精神,不是无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障国家与集体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按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鼓励人们干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能、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反对的是那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不讲奉献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这种极端个人主义行为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弘扬奉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并把新历史时期涌现出的高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让每个人都参与奉献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韶山,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从延安写信给韶山人民,指出“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合群奋斗”,正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

  党成立不久,毛泽东就依靠“合群奋斗”,成功地领导了湖南的工人运动。毛泽民、毛泽覃、贺尔康等韶山青年就工作在毛泽东身边,直接感受了“合群奋斗”的威力。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不久,毛泽东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依靠“合群奋斗”,建立了20多个秘密农民协会,建立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韶山党支部,为后来农民运动的高潮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大革命高潮时期,韶山的农民运动发展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出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农协会员漫山遍野,梭标短棍一呼百应”的局面,成为湖南农民运动中心区域之一,推动和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从大革命失败到韶山解放一段时间,革命处于低潮,但韶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并没有停止“合群奋斗”,而是遵照党中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45年7月,毛泽东和党中央派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到达湘中地区,以湘潭、韶山一带的群众武装为基础,建立了湘中军区。韶山人民的革命斗争重新发展壮大。湖南解放前夕,韶山地下党配合大军南下,组织了一支上千人的游击队伍,活跃在湘潭、湘乡、宁乡三县边境地区,为解放湖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韶山是一个面积仅210平方公里,当时只有1000多农户的农村,为什么在这个小舞台上能演出许多威武雄壮的话剧?答案之一,就是依靠“合群奋斗”。而这种“合群奋斗”不是群众的自发斗争,而是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奋斗。在韶山党组织建立前,当地农民也有过“吃大户,闹减租,上山建寨为王”的斗争,但都失败了。自党组织建立后,“合群奋斗”虽有挫折,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群众斗争由初期的平祟阻禁发展到夺取农村政权,由反帝示威发展到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随着群众革命斗争的发展,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由支部到总支,到建立特别区委,党员人数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几百人。实践证明,毛泽东指出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合群奋斗才有生路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团结一心,合群奋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开创韶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开拓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韶山精神的动力源泉,是韶山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完成全面建设和率先实现小康韶山的目标,全市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用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用开拓的勇气担当重任,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辟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国上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我市加快富民强市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唯有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适应新形势,赶超新目标,谋求新跨越,方能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实力打拼中立于不败,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对发展和开拓创新内在联系的认识,不断增强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各种挑战的本领,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风气,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竞争的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是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惧怕竞争、逃避竞争都将没有出路,唯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勇于竞争方能争得一席之地。一方面要立足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和竞争实力;一方面要扩大开放,引导、鼓舞各行各业广泛参与到市场竞争,于各种风险挑战中发展壮大自身,不断朝新的高度迈进。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探索的意识,当前,我市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发展活力还不够充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还在于解放思想不够,改革创新不够,更新观念不够。面对难得机遇和严竣挑战,我们不仅要有干事的激情,更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手段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拓无边界、创新无止境、发展无固定模式。只有调动和保护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改善领导方法、服务手段、发展思维和工作方式,方能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实干的意识。再多的热情、再好的思路,最终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来实现,靠实实在在的成果来检验。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就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讲实情、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表率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努力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无私奉献是韶山精神的核心内涵

下一篇:毛泽东谈自己旧居:“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

cache
Processed in 0.00489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