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红色文化培训LOGO
韶山红色培训 > 韶山红色故事 > 青年毛泽东之路(1) 走出韶山冲

青年毛泽东之路(1) 走出韶山冲

2020-03-12
12 2020-03

00:00

     ■开篇的话


120年前的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

他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中国人民的领袖,是历史的选择。

而历史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的实力、他的魅力、他的毅力、他的“眼力”……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一个成熟的革命领袖,是一个上下求索、遇难涉险、“万”死一生的过程。

迈出韶山冲的第一步,1910年春,他17岁;在上海望志路那栋二层小楼参加那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时为1921年夏,28岁的他告别自己的青年时期。

探寻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他抓住了历史给他的所有机会。无论是读书、当兵、教书,还是创立团体、组织活动、鼓动宣传,他都是为实现“救国救民”之志而行动,既深谋远虑,又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足印,一步一个新的境界。

青年毛泽东之路,从一个意义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选择革命道路的写照,是中国现代社会走向的一个缩影,更是近现代志士仁人留给后人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这对于今天立志实现“中国梦”的人们,特别是青年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基于此,湖南日报社、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并与国内知名网站合作,推出《青年毛泽东之路》大型系列报道。这个报道,在青年毛泽东“足印”所到之处聚焦,讲述他“足步”之间的故事,传播他“足音”的回声。

整个报道共28期。

 


毛泽东为何要走出韶山,如何走出韶山,走出韶山的意义是什么?为此,记者于7月8日又一次来到韶山,在毛泽东故居、韶山冲里、虎歇坪那边的唐家圫寻访,有着一份新的感觉,也有着新的疑惑。带着这种“收获”,记者请教了韶山管理局原副局长、全国知名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高菊村。

 

起点:毛泽东故居/少年有着“救国梦”

还是那栋“一担柴”式的房子,还是屋后翠绿的山林,还是房前叶葱荷粉的池塘。

与往常感觉不一样的是,记者的耳际响起的却是1910年夏间一天,这里发生的一场父子争论声。

争论的焦点:已满16岁的毛泽东是该到湘潭米铺做学徒,还是进洋学堂做学生。前者是父亲毛顺生的要求,后者是儿子毛泽东的愿望。

毛泽东的父亲其实并不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农民,而是韶山冲一带有见识、精明的能人,青年时期在江浙当过兵,那里的商业气氛给了他浓烈的熏陶。退伍后,毛顺生在种好祖传的那15亩地外,还做起了米生意,家道也就殷实起来,不仅又买了田,而且生意做得更大了,与银田寺几家铺子有业务联系,他签字的票据可在湘潭义顺堂里兑钱。

于是,他就按自己的人生道路设计两个儿子的未来,设计毛家发家致富的道路:长子毛泽东读书6年,能说会道,到湘潭市里米铺学徒,学会生意经后再开设毛家的店铺;二儿子毛泽民双手能打算盘,勤快精明,在家里主持作田、大米加工。如此,兄弟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何愁毛家不富?

令毛顺生没想到的是,毛泽东根本没有心思在发家致富上,他要走出韶山冲。

为什么?高菊村告诉记者,毛泽东其所以要走出韶山冲,因为他有了一个梦——立志救国救民。他非常清楚,要实现这个梦,只有通过读书、练就本领这个途径。

 

足印:南岸私塾/打开心窗知世界

南岸就在毛泽东故居旁边,这是毛泽东开笔发蒙的地方。

虽然,毛泽东顶撞先生、摸邹四阿婆的酸菜解馋都发生在蒙童期间,但记者更关注的是文化知识打开毛泽东心窗过程。

高菊村告诉记者,毛泽东的求学路,是从唐家圫——外婆家当“旁听生”开始,先后在南岸私塾、井湾里等七个私塾就学过,当然读的大部分是四书五经——“6年孔夫子”。毛泽东很有读书天分,几岁时能作诗;稍长,读遍韶山能借到的书,对韶山毛氏族谱能够背诵,特别是对族谱上吟咏韶峰八景的诗词滚瓜烂熟。

读书打开了青年毛泽东观察社会、了解世界的视窗。在10多岁时,他就发出了日后令许多高人也惊讶的“天问”:他所读的许多故事书中,为什么“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社会风云已在他心中。后来,社会、世界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叩击着他的心灵。

著名的长沙“抢米风潮”中,“许多人被砍却头颅,挂在柱子上示众”。毛泽东觉得,这些人“都是与我的家人一样的普通良民”,他深恨这个社会,特别是官府“对待他们的不公平”。

影响毛泽东的还有当地“哥老会”一次起义:“哥老会”的农民群众有理打不赢官司,便啸聚山林造反。在官兵的镇压下,“哥老会”最后战败,彭姓头领被捕砍头。在毛泽东等学生的眼光中,“他(彭)是一位英雄”。

“这些事件相连地发生,给予一个已经反叛的青年头脑以一个永久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起始有了一些政治意识。”这时,表兄文运昌给他送来了《盛世危言》——他接触到的第一本讨论社会政治问题的著作。《 盛世危言 》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将亡矣”让青年毛泽东心灵震撼。他说:“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我的祖国的将来担心,起始认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

高菊村对此评价说,正是读书,让青年毛泽东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也正是读书,让他立志救国救民,他的“自述”说明,“青年毛泽东已从忧国忧民向救国救民方面的转变”;也正是读书,让他把继续求学、练好本领作为救国救民的途径——“《盛世危言》引动我继续求学的欲望。”

 

足印:“毛泽东小道”/山外信息入冲来

在韶山滴水洞,有一条路通往湘乡(现划入韶山市)的唐家圫——毛泽东的外婆文家。与现在宽阔的水泥路不同,记者在20多年前所看到的是一条狭窄泥巴山路,而一百多年前这路更是坷坎不平、茅草遮面,因此也就被后人称为“毛泽东小道”。

这条路既是毛泽东与外婆家的亲情路,也是一条走出韶山冲的“信息路”。与韶山冲毛家种田、经商不同,这里可是耕读之家。外婆非常疼爱毛泽东这个外孙,让孩提时代的毛泽东跟她一起生活了好几年,毛泽东也就与舅舅、表兄弟们关系非常密切。坚定毛泽东继续求学之心正是外婆家人,因为表兄文运昌告诉他湘乡东山有个“洋学堂”,令他向往。《毛泽东自述》中说:“我的老表是那里的一个学生,他告诉了我这个新‘近代’学校的变迁情形。那里经书是不太被注意的,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很多。教育方法又是很‘激进’的。”

毛泽东很向往这个学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靠自身力量难以攻克的“堡垒”,即来自父亲毛顺生的阻力。他把与父亲的争执向表兄吐露。据文运昌回忆说,毛泽东说起父亲要他做米铺学徒时,吐露心迹:“这个行业,损人肥己,我不动心;湘潭城里虽未去过,听说市面繁荣,是个好玩的口岸,但是不合我的心愿。”

“毛泽东小道”,让他知道了“东山”,也让舅舅、表兄弟了解自己的心愿和难处。

 

足印:韶山冲、唐家圫/来的都是“劝学人”

记者在韶山冲里徜徉,旧地貌、新颜色,那些现代建筑的背后的冲冲垅垅里,仍然是韶山冲里旧家。无疑,里头有着毛宇居、毛钟楚、李漱清的后人。毛泽东与“二毛一李”是师生关系,前两人还是毛泽东的族内“角色”。

攻下毛顺生心中“堡垒”的设计者是毛泽东,“火力”则是毛泽东组织的“联合阵线”,“战法”则是“迂回前进”、“恰到好处”。

高菊村告诉记者:“毛泽东把想法对自己的母亲说了,母亲虽然倾向儿子,却无法说服丈夫。毛泽东也就搬来毛氏家族的‘角色’——毛钟楚、毛宇居等,还有老师李漱清。”二毛和李也就向毛顺生发起了第一轮冲击。

这个说,湘乡那个洋学堂是朝廷支持的,那里开设算术课,对做生意大有好处;

那个说,石三(毛泽东乳名)有读书天分,在那里肯定有出息……

毛顺生心动了。

接着,就是唐家圫的人发起“主攻”。毛泽东的舅舅们可是“劝中施压”。据文运昌回忆,“我父亲来到南岸,与姑父讲起石三读书一事。我父亲说:还是要送他去读书为好……赶快去,莫耽误了时间。我来是劝你们送他上东山这个洋学堂,同我家运昌一起去读书的。姑父动了心……”

还有另一种说法:自毛泽东的心愿披露后,王季范和七舅、八舅来到韶山毛家。还请来了韶山的几位先生,共同做毛顺生的工作,大家众口一词,意思是应该送毛泽东去上洋学堂。毛顺生怕拂了众人的好意,只好收回送子经商的成命,应允儿子到湘乡读书的要求,可又担心供不起一个“洋学生”。王季范向毛顺生说:“姨父,那不要紧!到东山学堂去读书,不要太多的钱,只要交一千五百文铜钱,连伙食费都有了。至于说到其他的用度,(姨)侄儿我包下来了。”毛顺生知道王家殷实,说得出、做得到,他笑了笑,不再吱声了。湘乡市《文史资料》还“补充”:后来,王季范一次就从家里拿出一百元大洋,给毛泽东做学费。

不管哪种说法,一个事实是:毛顺生在毛泽东搬来的“救兵”的“围攻”下,改变了对长子人生道路的设计。毛泽东走出韶山冲,韶山冲、唐家圫助了一把力。

高菊村对此评价说:“从攻克父亲这个‘堡垒’过程来看,毛泽东领袖风范的因子初现,‘统一战线’的思想萌发,迂回作战的方法始用。试想,如果毛泽东采取‘强攻’的话,结果只能是家破人亡。”

 

足印:毛泽东卧室/“学不成名誓不还”

踏进故居的毛泽东卧室,记者倏地感觉到:这里是毛泽东那首诗的“诞生地”。

记者想象着1910年初秋那天的晚上,就要离开这个闭塞的、养育了自己17年的韶山冲,奔向外面更广阔天地的毛泽东,他心情是何等的激动,眼前似乎浮现出500年前他的始祖毛太华“投锄从戎”的情景,心头顿生万丈豪情。不由得笔走龙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写好,夹进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

一般的说法是,这首诗是改写日本人西乡隆盛的。而据党史专家夏远生介绍,他于2001年就此专门访问了来中国的日本著名汉学家竹内实。竹内实证实,毛泽东改写的是日本和尚月性的《将东游题壁》,而不是与月性同时代的西乡隆盛的。原诗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这首诗,应是韶山一带留日学生带回国的。夏远生对此评价说:“青年毛泽东改写这首诗,是其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从中,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的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有志者事竟成。没有这股近乎于狂的自信与豪气,毛泽东就无法成为毛泽东。”

这间卧室不仅仅是青年毛泽东栖身之所,更是他踏上“东山”之路、实现志向之路的见证。

 

足音:迈出/由“历史选择”的第一步

历史虽然不允许假设,但我们可以从走向看结果,如果毛泽东按照父亲的意愿做米铺学徒,出师后回到毛家参股的银田寺米铺,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须重写,中国的现代史必须改写,毛泽东的历史必须改写。

当然,人们也可以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出一个毛泽东,还会出“李泽东”、“张泽东”。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中华要复兴,历史潮流总会造出一个领袖人物来,完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使命。然而,一个事实是,同时代千百万人与毛泽东一样,都在探索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之路,可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高菊村的回答是:“毛泽东在韶山就打好五个方面的基础,即政治价值取向基础、文化知识基础、身心健康基础、注重‘三农’思想基础、诗歌书法基础。基础决定走向。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回望历史,青年毛泽东如果不勇敢地迈开“走出韶山冲”第一步,同样“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一个“走”字,是多么关键!

一个“出”字,是成功的第一步。


上一篇:为有牺牲多壮志 ——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忧患意识

下一篇:毛泽东铜像的神奇传说

cache
Processed in 0.010239 Second.